2016波兰7.9分传记剧情《残影余像》BD1080p.中英双字


残影余像海报

残影余像剧情介绍

弗拉迪斯瓦夫·斯特泽敏斯基(Władysław Strzemiński)原是备受爱戴的大学教授与知名的前卫派画家。当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式的写实主义”,且被波兰当局奉为圭臬,要求上行下效时,他站在异议的那方,结果不但被撤销教职、剥夺艺术家身份,甚至连餬口饭吃的生存权也尽遭践踏。而自诩为小螺丝钉的人们,成了国家机器的暴力帮凶。

残影余像下载地址一

最新资源已封禁吸血客户端,迅雷用户请更新到最新版,推荐使用qbittorrent、utorrent、BitComet等bt客户端下载!

残影余像下载地址二

残影余像下载帮助

  • 0.推荐使用bt软件下载新资源磁力链。不保证电驴地址可正常下载。
  • 1.如使用迅雷下载提示‘任务错误,未知错误,敏感资源,违规内容,版权‘等等,可留言报错
  • 2.出现以上情况与本站无关,因迅雷官方响应政策屏蔽资源导致。
  • 4.如遇到老片迅雷下载速度过慢,可试着复制ed2k电驴地址或磁力链到迅雷网盘或百度网盘离线中下载,也可以试试迅雷会员速度加成。
  • 5.如某片全部地址都无法下载,建议您到留言中心告知。

残影余像豆瓣热评

  • Marty McFly2017-04-24 13:18:39

    房间里被红色巨幅画像吞没的自然光线,人体模特垂下的假手

  • Clyde2017-06-27 22:10:06

    权力扼杀艺术的最高指示:饿死艺术家。安杰伊•瓦伊达的最后一部作品,如此悲凉,如此有骨气,晚节铮铮,可敬可佩!

  • 甘草披萨2018-02-04 16:47:12

    4.5 勃库斯洛·林达表演绝了,少条腿穷得叮当仍一股霸气收不住,不似有些传记片演技虽好却易沦为个人秀,林达则是完全服务于导演意图与整体风格的,作为遗作,戏里西外都是瓦伊达的一个十分卓越的句号,无论于历史于电影,凛然正气,胸怀恢廓,免滥情去赘语,方为王道,狭隘扭曲都终将被证明只是一阵风

  • 西楼尘2017-05-27 00:01:59

    他画着先锋的作品,却放置在了倒退的时代。这明明是个崭新的国家,却充斥着陈旧的霉斑。当画布被斯大林的旗帜染红,正昭示着政治染指艺术。而他用拐杖撕裂了一道口子,便踏上忤逆的不归之途。一个显赫的艺术家被辞退工作开除艺籍,没资质买颜料没余钱买粮食,艺术的式微令人心痛,制度的冰冷让人心寒。

  • 胤祥2017-06-18 21:46:42

    #2017SIFF#苦大仇深现实主义传记片。能在天朝电影节上全靠波兰使馆扛着吧。瓦伊达平均水平作品,最后一部仍然中气十足没有失手就值得加一星。可惜没能深挖艺术观念和人物剧情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左翼先锋派之间的关系,说到底这部影片还是……现实主义啊……

  • Methy2017-06-22 22:40:16

    在这个节点这部作品能在国内上映真的让人惊讶。朋友们不要惊慌,去以色列。

  • 巴伐利亞酒神2017-06-18 21:41:23

    瓦伊达的最后一部电影,看得太揪心了。魔鬼披上人皮,摧毁艺术摧毁美。而艺术家不会在政治迫害面前低头,如果非要站队的话,他们会站在美的那一边。

  • 把噗2017-05-29 11:50:55

    在艺术和爱中,你只能给予你所拥有的。

  • OreoEmpanada2016-10-24 03:32:35

    默念着“对于爱与艺术,最多也只能倾己所有”这句话哭了一整场。

  • 易思棠2020-04-02 21:03:25

    一个富有生气的开端,然后接着就是狂风暴雨,是政治对于艺术的干预(印着斯大林的红布挡住自然光,令一切笼上一层红;教学时黑暗中的投影被通知开会的人打开,光进入,而课被迫停止,一光一暗),画面如诗,叙事沉静,冬日冷色和暗色大衣,只有在宣扬革命时的大块的红、艺术作品、女儿、和最后献上的一束染就的“蓝”花那里才有色彩的波动。其实那些默认他的处境的人是知道他的价值的,就像那个遵照上面指令开除他的女人。一切处理得干净利落。ps,没想到第一部瓦伊达就是他的遗作。

  • 冰红深蓝2017-05-29 09:57:36

    瓦伊达遗作,再现宁折不弯的先锋画家的最后岁月。沉稳克制的叙事掩不住厚重的历史感与“个体是历史的人质”的悲凉底色。男主和双女主的表演无可挑剔。精妙色彩调配:斯大林海报的红色魔影,红衣女儿vs灰冷环境,被刷白的展厅彩墙,亡妻坟前的蓝花。| 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历史上的一阵风。(8.8/10)

  • 托尼·王大拿2022-09-22 13:51:06

    从开首教授与学生们在绿色的乡间一滚而下的生机到最后女儿坐在白色被褥铺就的病床边的死寂,生命力的光辉在无形的禁锢中点点消失,冷淡至极。

  • 4cats2017-04-24 01:54:54

    没办法,看到所有类似文革的受害者,我都心有戚戚。

  • 陈哈2017-06-10 17:26:46

    “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历史的一阵风”,很应景的片啊,只是一阵风不可怕,怕的是这阵风随时又刮回来。

  • Jessy.Sedgwick2017-08-29 12:28:11

    我在中国的最后一部电影…觉得更不用回来了~

  • yihan10102017-08-25 16:30:23

    当艺术被政治染指还能称之为艺术吗?红色阴影统治下的国度,有多少先锋派艺术家因不愿意站队而被压迫到惨无人道的地步呢?这些所谓的崭新国度,思想又怎会陈腐到此种地步呢?导演遗作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现实主义讽刺韵味、鲜艳与阴冷色调强烈对比,可能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狰狞画卷。(73)

  • Sabrina2020-01-16 15:10:34

    社会主义对与艺术家的迫害是不分肤色、种族、东西的。完全一样,不给你工作,利用粮票进一步让没有社会工作、社会角色的人等着活活被饿死,利用各种证件控制人们的思想、行为,让你无路可走。没有什么不同,底层掌握政权,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哪里还区分得开是社会主义苏联,还是社会主义波兰,抑或是社会主义朝鲜。

  • 圆首的秘书2020-04-05 01:12:55

    4.5 哪儿是遗作的样子啊…节奏快到有点《我控诉》的感觉,简洁有力,令人失落。叙事基本去掉一切可能的戏剧性,专注于讲述一个人被体制蹂躏践踏的过程,一个个角色淡出消失,就是斯特泽敏斯基被孤立/自我孤立的过程,最后只留下了女儿,但他又没办法把她的身和心留在身边——她属于母亲(双重意义上的)。开头被红色笼罩的屋子是最近看到的电影里最令人叫绝的段落。结尾躺到在假人堆里和摇摆的假人手让人想起《灰烬与钻石》。与多甫拉托夫有相似的命运。

  • btr2016-10-13 00:25:30

    #BIFF# 三天前去世的瓦伊达遗作。波兰先锋派艺术家Strzemiński的传记片,对其艺术理念及撰写《The theory of vision》过程略有提及,但着重于探讨时代的变迁下艺术家所遭受的苦难。拍得四平八稳。『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历史的一阵风。』

  • 锵阿锵2023-12-08 23:49:52

    《卡廷惨案》导演安杰依·瓦伊达的天鹅之歌,竟然是为波兰前卫艺术教皇弗拉迪斯瓦夫·斯特泽敏斯基哀啼的一首挽歌。他是一个被炸掉手脚的前工兵;十月革命后投身俄罗斯新兴前卫艺术运动(出于对这个新国家必然产生新秩序的坚信,多少前卫巨擘蜂拥而至,将俄罗斯化为前卫艺术的大熔炉);又和雕塑家妻子在波兰一手创办起欧洲第二座国际现代艺术博物馆;他画画、教书、开宗立派、创立绘画理论,一个巨人,一个多维人物,却终于被政治坚冰封困冻僵,最终死于肺结核和饥饿。瓦伊达的遗作干净清减,无一闲笔,却计白当黑,精炼敏锐。电影中大师面对黑云压城的动荡高瞻远瞩:“现在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历史上的一阵风”,然而,多少人的艺术和物理的肉身零落为风中残烛,而且,风会继续吹,一直吹。

  • 五色全味2017-06-09 00:20:18

    只在台北光點看過一部華依達的《灰燼與鑽石》,當時歎為觀止,再看卻已是他的遺作,但電影中那份堅定和對時代中人物命運的關注卻依然如故。最揪心的是看主角餓得不行時忍不住舔著盤子裡剩餘的湯汁

  • 451½°F™2020-04-12 18:16:47

    瓦伊达的遗作还是显得工整过度到刻板,作为颜色恐怖下对于艺术、人性的摧残和扼杀,更趋向于导演本人的体验与反思,如今当意识形态之争与某些管控手段无限发展后,电影作为对现实的反射更加弱化,而成为简单的一种白描式呈现。

  • 欢乐分裂2017-05-30 21:20:17

    3.5;秉承一以贯之的主旨,苏联红色翅翼下的阴影波兰,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艺术家们的站队,艺术一旦与政治挂钩,难逃傀儡命运;巨幅红色,巴黎蓝花束,色彩的斑斓对应情绪波动,拍得平静无比,一曲清冷的天鹅之歌,再见大师。

  • Diogenes2016-10-08 12:13:58

    其實共慘主義的褪色亦是一種畫風,它創作的正是對一切正常生活的殘影余像⋯同行觀看者看罷後說,我姥爺的美術老師當年直接被人扔到硫酸缸裡,大言不慚點說,Strezminski所經歷的其實已經好過很多了⋯

  • 醉梦·聊生2022-06-28 21:04:57

    艺术反映了时代,它不仅与时代同步,且蕴含了前进方向的指引,不局限于为一部分人服务的意识形态,抱着一些主义大肆鼓吹,不给斯特泽敏斯基的反对任何活路,这是对社会的葬送,对生命力的扼杀,视觉理论是迷人的,无工作无粮票病了等死是狠毒的。

  • 优游卒岁2017-09-16 17:01:14

    瓦依达的遗作,一如既往地关注波兰的历史。聚焦一位前卫画家在红色波兰前几年的遭遇,展现红色恐怖与有风骨艺术家之间的冲突。这样的故事其实也存在于所有红色政权早期,让观众有着切身的联想。史特热敏斯基说,现在发生的一切,只是历史的一阵风。他说得很对,只不过这阵风太漫长太凄厉。

  • 柯里昂2017-06-01 11:40:49

    瓦伊达遗作,最近这种片真的看得太多了,追捕聂鲁达、杰出公民、残影余像...那句“现在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历史上的一阵风,总会重归平静”可以看作点睛之笔。

  • 汪金卫2016-11-17 21:12:53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安杰依·瓦伊达遗作。讲述的是波兰政府被苏共赤化的时期对艺术家的迫害。瓦伊达在冷色调的影像中,加入醒目的红色、蓝色。片中饱含对红色政权的批判、揭露与控诉。拍得中规中矩,匆匆收尾。比起天朝反右文革的疯狂,男主的经历已经好很多了。最近泪点变低,结尾又差点泪目…

  • 闪电杰克2020-05-03 13:39:33

    #豆瓣春日影展# 第二十部:艺术解放天性,让人思考何以为人,而不是一个工具、一个数字、一个时代微小的沙砾,正因如此,他们更要毁掉艺术。你以为片中所演只发生在斯大林时代吗?

  • 齊克斯尼力佐飛2017-08-16 12:24:35

    比枪炮战争可怕的是清洗战争。 比枪炮可怕的是人性。

  • 老珂2020-04-15 01:59:17

    瓦伊达这部遗作笔墨浓重刻画了艺术以及艺术家被极权蹂躏,同时也折射了自己早期的某些经历,似乎冥冥之中为自己拉上生命闭环的锁扣。他的大多作品都紧紧记录时代的痕迹和烙印,脉络清晰。本片一如既往的对台词和细节都精雕细琢,真羡慕波兰能有一位如此伟大的影人。他的作品,社会意义已经超越了影片本身。

  • 厦门雷少2017-06-05 06:13:16

    拍的非常的漂亮,很多油画一样的画面。 政治题材一向我不喜欢,但大副的政治画像,还有舔盘子,让我印象深刻。 波兰美女真多。

  • 哪吒男2019-01-02 11:27:29

    “杀死艺术家有两种形式,要么过度关注,要么不闻不问。”

  • LOOK2017-07-02 20:58:19

    没拍好逆向证明极权暴政对艺术最大的伤害是,反暴政的艺术自然沦为了暴政的组成部分

  • 2016-10-15 21:46:16

    又一部讲20世纪艺术家的好电影出现了真好,还如此优雅地正中问题核心;因为相似的社会背景,看的时候我感到特别亲切、更加感慨,再多的就不说了

  • sean cheung2017-04-23 18:41:17

    美!簡潔!乾淨!利索!每個鏡頭都不出錯不浪費不玩花招。

  • 左胸上的吸盘2018-12-19 01:23:35

    开篇就用自述破题,男主的”残影“理论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基本不可调和,捎带还留了个为何缺一腿残一臂的悬念(后面只是轻轻带过,其实是为营造他强势又专注的性格),由于男主是20世纪前半期波兰最著名的艺术家,所以在其直言抵抗政治领军创作之外,当局只是用软刀子消磨他(第一次反抗就是一块红布,波兰也有粮票,甚至凭证买颜料),最后模特的腿和他的独脚并列的镜头也有创见,全片摄影风格把控很好,黛绿色调仿佛回到道德焦虑时代,外景的选择也没有出戏,十几岁的女儿意外老成,生女当如此。男主点评毕加索的立论亦出于观察世界的方式,这已是全然艺术家的立场,有趣的是,他年轻时也曾写过煽动运动的文字,这都令角色丰厚,剧本写的好,男主的表演也属上乘(舔盘子那场硬汉终于低了头)

  • Orchid2020-04-06 21:26:13

    在学校遇到好老师是多么美好的事,开眼看世界的兴奋也要有压制的力量才能保全。是啊,历史的一阵风足以毁灭一个又一个家族,万家灯火中总有道不尽的心酸,命运如此,周而复始。

  • 非灰2021-09-27 19:51:27

    安杰伊·瓦伊达一生都在讲同一个故事,个体对制度的挑战,也是苏联政治留下的遗产。这部片子明显感到一股衰老的迹象,叙述方式跟时代的改变而改变,用巧劲省略了很多情节,影像质感方面特别好莱坞,非常工业化的制作方式。似乎也是导演心态上的变化,我估计现在波兰也不是这样了,但他想说的话还是那些。

  • zitsunari2017-05-31 13:11:14

    几段红黄蓝运用得还可以,中间大段有点平,也可能是见惯了比这更糟的遭遇。记得以前一些文青和搞艺术的朋友说不喜欢关注现实、批判性强的音乐和电影,推崇个人化的所谓更纯粹的艺术,到了现在电视嘉宾被禁止染发和留小辫子,不知道明天他们还能不能独善其身。

  • 迷失东京2020-04-07 09:21:24

    逼人站队是很下作的,政治迫害最可恨之处在于不仅仅是让人丢了工作,而是阻断了这个人在社会生存下去的一切途径,除了等死没有别的办法,教授女儿这个角色很令人心疼。

  • hitlike2017-05-31 10:54:37

    一般般的强度,从一个侧面印证着艺术家作为秩序中的一份子也恰如面包与面包虫的身份本质。

  • 吹热风的野草2023-03-02 01:44:39

    安杰伊·瓦伊达的“饥饿艺术家”, 最后的《残余影像》,走好!

  • 杨浦小囡2017-05-29 00:15:46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0889933/?from=search&seid=12204663437071591838 奇遇字幕

  • 般若多目2020-04-02 19:14:42

    导演遗作。波兰,瓦迪斯瓦夫·斯特热敏斯基,余像绘画,ra革命的艺术家,新造型主义展厅,卡塔日娜·科布罗,无限空间概念。历史洪流中的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结束永远都是仓促与不体面的,处在十字路口的人们被推动着站队,艺术确实是形式的实验室,但“为最适合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模式而奋斗”也不过是一句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 彌張2017-06-06 01:23:56

    艺术永远不可能脱离政治,这是个矛盾体。摄影色彩构图很好

  • seabisuit2016-11-08 16:15:42

    片名即眼睛看到的事物在大脑中存留的记忆,作为遗作说的也是瓦伊达一生最愤慨的被前苏联共产赤化的那段时间的事。机遇之歌小伙演的身残艺术家斯特热敏斯基(罗兹美术学院以他命名)被迫害排挤穷病致死。几段颜色变化的场景很好,斯大林巨像罩住窗户映红画布,葬礼小孩风衣红变黑,白花染蓝。波兰使馆。

  • Arcadia2017-06-20 00:40:42

    瓦伊达的遗作如此干净,看着舒服。大师已逝,电影节没办纪念影展,遗憾

  • Connie_Connie2018-03-25 05:37:42

    看的时候我在想,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而置别人而不顾的行为真的好吗。